我想飞在天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指还债

一则关于OOC的自我检证法

感觉棒棒哒?尤其准备开叶allAU……很细致地检验方法(大拇指)

人间失格:

发呆一下午,翻翻草稿箱看到两个有点意思的开头,拿出来写完。


问题是,断开的地方我忘记本来想写什么了。


怎么办,接着往下编吗?




-----------------------------------------




“造雷”的时候忽然发现,判断一篇同人有没有OOC,有个非常非常简单的方法:



正向检验:如果把主人公A替换为你认为在原作中和他相似的E,这个故事的情节是否依然可以成立?




反向检验:如果把主人公B替换为你认为在原作中和他相似的F,这个故事是否依然让你觉得OOC到无法忍受?



这个方法或者说标准,不适用于匿名版掐架(掐文,维护文,维护作者,维护CP),也不适用于实名站(微博尤其是公共号,贴吧,qq空间)挑掐撕逼。


它只能用来给读者和作者校(jiao)正感性认知。也就是说,经过这个方法检验的结论,只对检验者本人生效。嗯,还得是个对自己诚实的检验者……






{ out of character } 这一感受,在检验者仅对自己的场合中,其实是{ out of your interpretation and imagination of the character },即“超出、违背了主体对特定角色的解读和想象”。在仅私人阅读赏析的情况下,主体,也就是“你”,你所持有的interpretation and imagination不等同于同人圈对the character的“解读和想象”。这个概念必须说清楚,重复三遍都不嫌多。


在这个实行起来简单粗暴的判别系统中,同一个虚构角色A拥有三套{ 解读和想象 }的集合:来自作者的,来自读者的,来自圈内公共价值观。为了方便之后的表述,把来自作者的称为“特定塑造”,来自读者=检验者主体的称为“自有观念”,来自公共价值观的称为“公共塑造”。


很多关于同人圈的概念化表现里用画圆圈或者X宫格表示不同立场、原则、根本性的倾向持有者。但我认为在实际的阅读接收过程中,上面提到的三种C是三个球形或椭球形,这已经不是三个圆圈相交能够演示的课题。


至于我提的这种检验方法,它只需要调用特定塑造和自有观念,可以完全置公共塑造于不顾。实际上,细心而且有足够耐心的读者,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体味到当前特定塑造与公共塑造冲突的部分,并且把当前特定塑造与自有观念的分歧所造成的突兀感、不协调感区分开来。通俗地说就是,“我知道这篇文在大众意义上哪里OOC了,我也知道这篇文哪几个地方不合我的口味”。






相似性验证法的正向检验基于人物塑造与情节展开的关系(对,我又在说外文了)一篇小说的情节之所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有多大程度上是因为处在某个特定位置的人,是人物A而不是人物E。如果换成性格——仅限性格——与人物A相似的人物E,这段情节在逻辑上依然可以运行展开,那么有两个结论:


a. 作者构思创作时没有将情节与人物A的性格紧密关联起来


b. 这段情节如何展开,与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物是怎样的性格无关(那么它和什么有关?)


这段话看上去很像绕口令,我自己也觉得像绕口令。实际阅读和自我判断的时候,b项与a项并没有明显区别,说白了就是“这段情节换个人来也会这么展开”。


b项后面我留了个补充。实践中有很多故事情节,可以认为它是中立的、非典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正常人”、“普通人”、不太好也太坏、不太机智也不愚笨,一个平均的、中性的、健全的人,遇到这样的事都会那样去做。就是这样的情节。这样无特征、不体现角色性格、倒不如说体现的是许多人所共知而不说出来的常识规则道德底线的情节,客观上是存在的。所以我保留b项。


至于a项,严谨地说,即使符合也不能说作者OOC,而应该说“作者在这个情节上没有很好地和人物性格联系起来”。本质上就是这个故事、这段情节,并不因人物A而存在,并不是为了人物A而构造的。


这个话题谈起来相当拗口,很容易被曲解。我觉得,同人创作中有一些部分,必须是“为了这个人才有”的。一个文本中的世界,从大体设定到具体情节,统统在构思之初围绕特定的角色而设计,“因为主角是A,所以这个世界观是这样的”,“因为主角是B,才有了这样的故事,换成F就不会这样了”,我想要的是这样的创作,过程和结果都想要。同样,当我阅读别人的作品时,这一点是可以感受到的。


回到这个简单粗暴只对自己有效的检验法。正向验证的实质是推敲作者在创作时有没有根据人物性格“量体裁衣”。我为了严谨加上“你认为”和“相似”这两个条件,实际上有不少文本,去掉“相似”这个条件依然可以得出肯定答案。非要说的话这不叫OOC,叫想好一个故事塞几个人进去演。没有贴合角色ABC的性格去构思和展开情节123,而是换成DEF,只要常识规则道德底线正常运行,人物依然会那样去做。“情节不贴人物”是更合适的提法。






相似性验证法的反向检验基于相似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点在作者和读者两端的表现。


这个绕口令在全职圈可以非常简单地举例,毕竟我圈有几组公认的、在塑造时难以区分容易混淆的角色。我举个非常可怕的实例,《Shwarzer Regen》。



这个故事里的喻文州处于那样一个位置,“你”觉得他的反应OOC了,“你”把叶修/江波涛/王杰希放到他所处的位置(不包含角色关系,仅指情节上的因果逻辑),是否会更加OOC?


还是说,“你”觉得换成叶修/江波涛/王杰希,之后的情节就没那么OOC了?



如果这个提问中的“你”觉得换成叶/江/王比较不OOC,那么就是《Shwarzer Regen》对喻文州的特定塑造与“你”对喻文州的自有观念冲突或者矛盾了。也就是说,SR的喻文州超出、违背了“你”对喻文州的解读和想象。


这个反向检验只管验证,不问缘由。具体怎么个out、怎么个“超出、违背”,不同的读者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人物,有成千上万种组合,难以分析也没有必要归类。我们只要知道,特定塑造和自有观念存在明显偏差就可以了。






最后梳理一下。这是一个只对自己有效、吃太多闲着的OOC检证法。怎么用我已经说了,试一下两分钟都不需要。


这个检证法的本质是:


(1)推敲作者有没有把情节和人物性格紧密关联


(2)综合考察作者和读者对于相似人物的性格是如何做阅读理解和区分性描写的


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检证法在创作时也是可以用的。正向检验不能随便滥用,反向检验可以在推敲关键情节尤其是细节的时候用。


说来说去,关键还是——


“不是他,故事就不会这样”


“即使是和他相似的某某,在遇到这样这样的情形时不会这样做”


或者进一步说——




“非这个人不可”






我说完了。




PS:上面那个可怕的例子,非喻文州不可。

评论

热度(5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